原标题:腹腔镜下环扎子宫颈让习惯性流产孕妇平安度过孕期
孕妈子宫机能不全,尤其是子宫颈机能不全,是导致胎儿早产、丢失的最主要元凶之一。而这一妇科疾病,在女性中的发生几率并不低,差不多每100-200名女性当中就有一人罹患该病。当这些女性进入妊娠期,如何规避早产、滑胎,一直是妇科、产科关注的焦点。近日,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办的“第八届中欧妇科内镜高峰论坛”上,中山一院妇科主任姚书忠教授透过互联网演示了一场技艺精湛的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手术。用一根环扎带将子宫颈束扎起来后,bb就能在母胎里待到足月。
据悉,由欧洲妇科内镜学会与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举办的“中欧妇科内镜高峰论坛”迄今已连续举办八届,对中国妇科内镜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作用。而今年由于疫情的因素,大会从线下转战线上后,8月27日至10月23日漫长的会期,每个工作日一场妇科腹腔镜手术展示、病例讨论,更是为我国的妇科医生们提供了一轮学习先进技术的饕餮盛宴。
百里挑一的早产因素
用一根环扎带就能有效解决
姚书忠教授表示,子宫颈机能不全是临床上导致胎儿丢失的相对普遍因素,其发生率占所有妊娠的0.05%-1%。它主要以先天性子宫颈发育不良为主,在多囊卵巢患者中尤其多见,可能原因为此类患者卵巢、子宫发育不良,在此情况下可能伴有宫颈发育不良。后天性因素主要为人流或引产造成的宫颈损伤。
子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往往多次妊娠,而妊娠期又频频出现胎儿早产、丢失的问题。宫颈机能不全应该是伴随着人的站立行走而出现的古老疾病,但关于该病的手术治疗,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方才出现。最早的手术方式为孕期经阴道宫颈环扎术,但这一方式虽能够有效避免早产,胎儿丢失,却也同时增加了异物植入后引发妇科感染的几率和风险。
随着腔镜技术的进步和环扎材料的变革,妇科专家们又开辟了另一条路线-在腹腔镜下对子宫颈进行环扎。即扎紧了胎儿足月之前的子宫口袋(避免其过早滑出),又避免了以往环扎手术带来的妇科感染风险。
自2013年以来,姚书忠教授一直在应用这一技术为子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妇提供保障,经过该术式成功、足月分娩的宝宝成百上千。
受疫情因素影响,今年的中欧妇科内镜高峰论坛转移到了线上举行。
数十天的线上论坛
可对接最新的妇科腔镜技术
姚书忠教授告诉南都记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原计划的第八届中欧论坛不得不转战到了线上进行。本次大会一共邀请了10多个欧美讲者,200位国内知名专家线上展示妇科腔镜技术的最新进步成果。
妇科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主任姚书忠教授。
从8月27日开始,直至10月23日,本届论坛将在每个工作日的晚上举行多种形式的交流、互动。比如线上的学术讲座,再比如疑难病例的嘉宾讨论和解答,还有就是专家们的线上直播手术,用现代妇科经典的、成熟的手术方式,为妇科同行们进行一场演示。
比如子宫内膜癌的腹腔镜分歧治疗、复杂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腔镜手术等等,“截至目前,这些线上的论坛已经有超过20万的点击、展示数量。为广大妇科医生提供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学习、进修的平台。”
采写 南都记者王道斌 实习生萧嘉佳
通讯员彭福祥 潘曼琪